2022.05.01 大孝當度父母生淨土 法海頭陀苦行得稱尊.jpg

 

 2022.5.1(日)   大孝當度父母生淨土 法海頭陀苦行得稱尊

 

道膺公案七:始成孝養


 洞山禪師勘驗道膺老和尚大時代的變化 
一日,洞山禪師又勘問道膺禪師:大闡提人作五逆罪,孝養何在?
師曰:始成孝養。
 不因朝廷譴責、民間抨擊,而毀棄佛陀出家制度 
 堅持佛門精神:有情有義、大慈大悲、不離不棄
 
 逆境修行是必經之路,順逆及喜惡都是佛法的一部份 


 ◆公案說 
一、不被時代吞沒

《南北朝 傅大士》

空手把鋤頭,  修煉空的智慧、廣大無邊胸襟 
步行騎水牛,  運用自己的佛性且不依靠別人及佛菩薩 
人在橋上過,
橋流水不流。
 從高度的眼光看世界,短暫的變遷不要心慌 

      20220501 圖片1.png


二、五逆罪
(一)罪由輕至重排序
        五逆罪:害父、害母、害阿羅漢、害佛、破壞道場 

        20220501 圖片2.png

(二)《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三》此五者罪大惡極,將墮阿鼻地獄。

三、父母的心聲
     《陶淵明-責子詩》
    白髮被兩鬢,肌膚不復實。
    雖有五男兒,總不好紙筆。
    阿舒已二八,懶惰故無匹。
(大兒子16歲,非常懶惰)
    阿宣行志學,而不愛文術。(二兒子15歲,雖然沒這麼懶,但對文學藝術都不喜歡,不學無術,愛玩)
    雍端年十三,不識六與七。(老三老四13歲,做事不用心,悠悠呼呼,散漫)
    通子垂九齡,但念梨與栗。(小兒子9歲,貪吃)
    天運苟如此,且進杯中物。
   
 父母親介意孩子懶惰、貪玩、悠忽、貪吃 

      20220501 圖片3.png 20220501 圖片4.png 20220501 圖片5.png 20220501 圖片6.png


四、佛典對孝道的看法

 

(一)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》 為人兒女應供養父母及大修行者等無差別 
父有慈恩,母有悲恩,若人恭敬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、一百五通諸大神仙、一百善友,一心供養,滿百千劫,不如一念住孝順心,故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,與供佛之福等無差別。

(二)《五分律卷二十》
當盡心盡壽供養父母,若不供養,必得重罪。

(三)《毘尼母經卷二》 貧苦的父母,應自己先修道以回饋孝養之恩 
若父母貧苦,應先授三歸、五戒、十善,然後施與;此蓋以出世間之孝方能令父母徹底離苦得樂之故。    

(四)《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六、長蘆賾禪師孝友文百二十篇》 在孝養父母之時,要同時度化父母超生淨土 
世間之孝,止於一世,為孝之小者;出世間之孝,無時而盡,因父母生淨土,福壽不止,如恆河沙劫,是為大孝。

(五)《洞山悟本禪師語錄》 一子出家,九族生天 
故經云:「一子出家,九族生天。」良价捨今世之身命,誓不還家,將永劫之根塵頓明般若。

 


五、聖經對孝道的看法

  • 《以弗所書6:2-4》要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長壽。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。你們作父親的,不要惹兒女的氣,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。


 

六、送子出家詩(裴休) 裴休送子出家詩:弘法度眾對人間的貢獻更高 

  • • 唐朝宰相裴休,奉佛甚篤,在黃檗希運禪師門下得繼法脈,振黃檗宗。又經常拜謁名師學習禪宗法要,曾為圭峰禪師的著作撰序,其文筆及深厚的佛學根柢,名震當代,集錄有「黃檗傳心法要」、又著有「勸發菩提心」。
  • • 裴休的兒子裴文德年少中狀元,皇帝封為翰林,但是裴休不願其子一意仕進,遂送他到寺院短期參學,少年得意的翰林學士日日在寺院裡挑水砍柴,身心疲累之餘,不免埋怨,但因父命難違,只得強自隱忍。一段時日後,終於忍耐不住曰:「翰林擔水汗淋腰,和尚吃了怎麼消?」
  • • 住持無德禪師聽聞,微笑曰:「老僧一炷香,能消萬劫糧。」裴文德一驚,從此收攝身心,苦勞作役。 
         有大修為,你的話語蒼天會為你做見證 
  • • 裴文德回翰林院,日後有一個皇子生病,求醫無效,裴文德有菩提心,志願作為皇子的替身,出家為皇室祈福。父母不捨,文德跪求父母,一家流涕,裴休寫了一首「送子出家詩」:

    《送子出家詩》

    含悲送子入空門,
    朝夕應當種善根,
    身眼莫隨財色染,
    道心傾向歲寒存。
    看經念佛依師教,
    苦志明心報四恩。
    他日忽然成大器,
    人間天上獨稱尊。


     如何報父母的恩:成大器、獨稱尊 

    2022.05.01 圖片7.png

  • • 裴休送之入潭州溈山「密印寺」(湖南省寧鄉縣境內)出家,(裴休雖然接了黃檗大師的脈系,後來他晚年也隱遁到密印寺去找溈山大師學習)由溈山靈祐禪師為之剃髮,取名為法海。剃髮之後,靈祐禪師役使其為頭陀,擔柴挑水三年,以磨其心,而法海每日冥想苦修,終於得道。      

 


七、魯迅「論雷峰塔的倒掉」
        2022.05.01 圖片8.png
 魯迅探討法海和尚對人妖戀的行為及遺囑分享 
(一) 裴文德即是《白蛇傳》金山寺法海禪師。(補充說明:白蛇傳是虛構的故事)    
        2022.05.01 圖片9.png2022.05.01 圖片10.png2022.05.01 圖片11.png2022.05.01 圖片7.png
魯迅在「論雷峰塔的倒掉」對法海進行了猛烈抨擊:「和尚本應該只管自己念經。白娘子自迷許仙,許仙自娶妖怪,和別人有什麼相干呢?他偏要放下經卷,橫來招是搬非,大約是懷著嫉妒罷,那簡直是一定的。」

(二) 魯迅(周樹人)乃民國初年的文學家,曾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。1936/10/19 逝世於上海市,遺囑共有7條,其中前幾條交代喪事家事;第6條是,對別人應許的事物不可當真;最後一條是,萬勿接近「損著別人的牙眼,卻反對報復,主張寬容的人」。

 


八、犯五逆罪能解脫嗎?
 犯五逆罪的人能夠解脫嗎?多數佛典認為沒救 
(一)《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三》此五者罪大惡極,將墮阿鼻地獄。
(二)《無量壽經》阿彌陀佛第十八願:設我得佛。十方眾生至心信樂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。若不生者不取正覺。唯除五逆誹謗正法。
(三)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~下品下生章》若有眾生,造作惡業,五逆十惡……如是至心,令聲不絕,具足十念,稱南無阿彌陀佛,稱佛名故,於念念中,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。

 

延伸閱讀

2022 天界之舟 天雲老師 佛學講座(實用生活禪)禪門公案|美好的心靈饗宴
2021 天界之舟 天雲老師 佛學講座(實用生活禪)禪門公案|美好的心靈饗宴
2020 天界之舟 天雲老師 佛學講座(實用生活禪)禪門公案|美好的心靈饗宴
2019 天界之舟 天雲老師 佛學講座(實用生活禪)禪門公案|美好的心靈饗宴

 

arrow
arrow

    天界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